包括内瓣膜与外支架,内瓣膜包括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连接的瓣膜瓣叶、瓣膜裙边与内支架,内支架具有圆柱形网格结构,内支架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杆;外支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法兰段、主体段与夹持锚定段,法兰段向远离主体段轴线的方向弯折,并延伸至右心房内,主体段置于原生三尖瓣内,夹持锚定段外侧设有若干个收拢弯钩与锚定倒刺;主体段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杆,将内瓣膜从外支架的流入侧向流出侧的方向置入外支架内,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本发明不仅能够防止发生瓣周漏,而且内瓣膜不受外支架形变影响有效开口面积,瓣膜整体结构较小,避免阻挡右室流出道。
输送装置采用经颈内静脉或右心房入路途径进行设计,由手柄控制单元及输送鞘管组成。输送鞘管具有显影特征,更加有利于医生操作,手柄控制单元可实现介入瓣膜稳定释放及部分回收的功能。
研究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瓣膜装置并在动物实验中验证其性能。方法 本团队研制的三尖瓣介入支架瓣膜由双层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生物组织牛心包瓣叶、聚四氟乙烯(PTFE)编织物裙边组成。输送装置采用经右心房或颈内静脉介入方式,由手柄控制单元及输送鞘管组成。输送鞘管具有X 线下显影特征,手柄控制单元可实现介入瓣膜稳定释放及部分回收的功能。此外,本研究在离体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存活实验。以大白猪为实验动物,采用正中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右心房,在心脏跳动下直视释放介入瓣膜。实验动物饲养1 个月后,对介入三尖瓣装置的可操作性和稳固性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通过活体动物实验,成功释放介入瓣膜,锚定位置及固定效果满意。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介入瓣膜开闭良好,三尖瓣流速0.6 m/s,未见明显三尖瓣反流。术后饲养1 个月后,解剖发现该介入瓣膜无变形、无移位、瓣叶对合良好,介入瓣膜内外层间的凹槽内有少量血栓附着。
研究结论:初步的动物存活实验证明该装置可稳定、牢固地贴合三尖瓣环,锚定效果好,能够有效减少瓣周漏。